勤勤恳恳守一线 干干净净安全年
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研究部署、亲自组织协调、亲自开展自查,对推诿扯皮、消极应付的严肃问责。
建立水质监测制度,按季度向社会公开水质信息,确保出厂水水质合格率达到100%。1200立方天然气调峰储气设施,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10月底便可投产使用。
博陵便民市场投入使用,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主要经营蔬菜、水果、家居日用品等。今年上半年新铺设天然气管道2.5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2000户。我市提升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我市高水平推动公共平台建设,整合优质资源,提升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市场运转有序。老旧管网改造项目于7月20日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共计完成管网改造5000米。
城市供热高效清洁。城市燃气覆盖率提升。19月,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9.48%。
制定《黑臭水体治理方案》,全面取缔污染水环境的十小工业企业和严重污染水环境的项目。投资近4000万元建立大气环境网格化立体监控系统,目前大部分设备已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将实现对全市域环境违法全天候、无缝隙监控。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持续开展零点行动利剑斩污、严厉打击散乱污等专项行动,排查出散乱污企业211家,查处污染环境案件139起。落实河长制,坚持堵、疏、清、处、建原则,开展河流环境治理攻坚,完成城市地表水厂建设,实现市区居民饮用长江水。
完成造林1.62万亩、义务植树129万株,占全年任务的81%,林木覆盖率增长0.84个百分点。建立5亿元的科技降霾基金,培育科技降霾示范企业5家。
进一步完善智慧环保网格化执法监管系统,目前,钢网、防水卷材、焦化等重点行业企业已全部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施24小时实时监测。前三季度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9.48%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部署,坚持精准治霾,铁腕治污,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发放各类消防宣传资料50000余份,组织消防知识培训85次、疏散演练65次,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消防意识和避险能力。以重要活动和重大节日为契机,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消防法规、防火灭火及逃生自救常识。
我市整改火灾隐患7863处 记者从市消防大队获悉,今年以来,该大队共检查单位2596家,发现火灾隐患行为7879处,督促整改7863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2383份,责令三停61家,有效消除了火灾隐患。大力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活动。定期播出消防公益广告和安全提示,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同时,进一步完善火灾防控网络。
各乡镇(办)依托综治办、安监站建立消防安全组织,明确专人负责消防工作,网格化管理达标率100%,全市重点单位全部实现户籍化管理。采取日查、夜查、错时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娱乐场所、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检查,督促落实消防安全举措,完善消防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深入社区、学校、农村、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服务活动。利用手机短信、微博微信及户外电子显示屏等,强化消防宣传的广度和力度。
指导乡镇(办)成立消防办公室,行政村(社区)配备消防宣传员,开展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重新界定,积极打造九类场所示范单位试点并开展四个能力培训教育,推动职能部门对本行业本系统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纠。该大队先后开展了冬春火灾防控、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春夏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九小场所集中排查整治等专项治理行动,切实消除火灾隐患,提高社会单位自防自救能力。强化公安派出所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中的作用,配合派出所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活动,对派出所列管单位进行无盲区、全覆盖消防隐患排查整治同时,进一步完善火灾防控网络。深入社区、学校、农村、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服务活动。该大队先后开展了冬春火灾防控、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春夏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九小场所集中排查整治等专项治理行动,切实消除火灾隐患,提高社会单位自防自救能力。
利用手机短信、微博微信及户外电子显示屏等,强化消防宣传的广度和力度。定期播出消防公益广告和安全提示,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以重要活动和重大节日为契机,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消防法规、防火灭火及逃生自救常识。我市整改火灾隐患7863处 记者从市消防大队获悉,今年以来,该大队共检查单位2596家,发现火灾隐患行为7879处,督促整改7863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2383份,责令三停61家,有效消除了火灾隐患。
采取日查、夜查、错时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娱乐场所、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检查,督促落实消防安全举措,完善消防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各乡镇(办)依托综治办、安监站建立消防安全组织,明确专人负责消防工作,网格化管理达标率100%,全市重点单位全部实现户籍化管理。
大力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活动。发放各类消防宣传资料50000余份,组织消防知识培训85次、疏散演练65次,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消防意识和避险能力。指导乡镇(办)成立消防办公室,行政村(社区)配备消防宣传员,开展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重新界定,积极打造九类场所示范单位试点并开展四个能力培训教育,推动职能部门对本行业本系统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纠。强化公安派出所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中的作用,配合派出所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活动,对派出所列管单位进行无盲区、全覆盖消防隐患排查整治
此外,基地还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的模式,推出量身定制进驻、租售结合进驻、先租后买进驻、合资合作进驻、企业参股进驻五大招商方式,严把项目准入关,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中投制造业基地建成后,将为5000人提供就业岗位,全力打造产业新城。
对遇到资金难题的企业,通过协调金融机构,优先提供贷款支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王星说,为破解这一难题,今年以来,基地积极和全市各大银行联系,引资金活水灌基地良田,破解资金瓶颈,推动入住企业发展。
投制造业基地以服务为翅膀助力企业腾飞 中投制造业基地的保姆式服务让我们很满意。对创新能力还不强的中小微企业,加强与科技局等部门沟通联系,提供产业政策和技术等方面支持。
中投制造业基地项目是河北中天集团和市城投集团共同打造的园中园项目,是2017年河北省重点项目,规划占地5000亩,其中一期占地1071亩,总投资28亿元,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目前,基地入驻企业已达30家,其中14家即将投产。中投制造业基地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进行帮扶。中小微企业通常都会遭遇贷款门槛高、额度低等融资难题,有时被迫通过民间借贷方式来完成资金周转,极大增加了企业成本。
基地项目总经理张贺伟表示,基地将持续增强服务意识,为入住企业提供一流的场所、设施和服务,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制造业走向高端,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对用工难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实行点对点服务,主动与市直有关部门对接,帮助企业组织专场招聘会。
基地前期部经理王星介绍,如今,基地一期的基础设施基本完成,二期、三期的土地征收、绿化、亮化等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同时,建立人才招募平台、政务政策平台、企业互联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基础服务平台五大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扶持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近日,记者在经济开发区中投制造业基地采访时,河北德普瑞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岳娜告诉记者,在基地的全程帮办服务下,公司已经完成了企业备案、土地证、环评手续等一系列相关程序,项目进展顺利,设备入场后就能开工生产中小微企业通常都会遭遇贷款门槛高、额度低等融资难题,有时被迫通过民间借贷方式来完成资金周转,极大增加了企业成本。